中国女篮U16亚洲杯大胜叙利亚,团队协作成关键
中国女篮在U16亚洲杯小组赛中以41-18大胜叙利亚,李沅珊仅得3分却展现战术成熟,团队协作成为胜利关键。

中国女篮U16亚洲杯大胜叙利亚,团队协作成关键
在9月24日晚的U16女篮亚洲杯小组赛B组末轮比赛中,中国女篮以41-18的悬殊比分半场领先叙利亚队,最终轻松取胜。与前两场比赛不同,此役核心球员李沅珊仅得3分,但她的队友们集体爆发,展现了中国女篮团队协作的强大力量。
半场打崩叙利亚的三重密码
比赛首节,中国女篮在短暂的胶着后迅速调整战术,通过连续抢断反击打出5-0的小高潮,首节以23-13领先。进入次节,中国女篮彻底掌控了比赛节奏,连续突破得手并回敬一波12-0的攻击波,将比分拉开至41-18,彻底打花比赛。
这场胜利的背后有三重关键改变:
- 防守提升:半场仅让叙利亚队完成12次有效出手,运动战连续几分钟颗粒无收。
- 流畅传球:全队通过流畅传球不断撕扯防线,助攻数较上一场同期翻倍。
- 替补贡献:替补球员半场贡献11分,与此前对阵日本时“板凳乏力”形成鲜明对比。
李沅珊3分背后的战术成熟
作为前两战合砍58分的绝对核心,李沅珊此役的“低调”恰恰是球队最珍贵的进步。面对叙利亚队的针对性防守,她并未强行出手,反而通过无球跑动和策应牵制对手防线,为队友创造机会。朱思雨趁机在内线频频得手,成为半场最耀眼的新星。
这一幕与上轮对阵日本的窘境形成强烈反差:彼时李沅珊出战38分钟,使用率高达35.7%,即便独得20分仍难挽败局,队友合计得分不足40分,正负值更是低至-11。而此役,李沅珊仅用3分便展现出超越年龄的战术觉悟,其受助攻率虽仍低于李梦同期水平,但球队助攻数的显著提升,已彰显“团队篮球”的萌芽。
团队协作的未来展望
半场41-18的比分背后,是中国女篮从“依赖天才”到“塑造团队”的关键跨越。李沅珊的3分不是状态下滑,而是战术成熟的信号;队友们的集体爆发不是偶然,而是教练组针对性调整的必然结果。接下来对阵菲律宾队的附加赛,这支终于找到赢球密码的队伍能否延续势头?当李沅珊与队友形成“1+N”的强大合力,中国女篮的青春风暴或许才刚刚开始!